张国庆在棚内为果农指导技术要点。(图片由自治区林草局提供)
“不误农时,果农有信心,脱贫有希望。”2月20日,自治区林草局设施果树首席专家张国庆,久违地更新了朋友圈。
春季林业生产到了关键环节。设施葡萄出芽不齐怎么办?这几天,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的果农有点着急。
当时,该村因疫情防控需要,禁止外来人员进村。张国庆也很心急:出芽问题最好实地查看,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。他找到单位说明情况,主动请缨,要求自驾车去润丰村大棚,给果农解决实际问题,并要求严格按照防疫流程,请示单位出具《下乡证明》,注明服务地点、行车路线、服务对象和返回时间。
2月20日,一个月都在居家办公的张国庆,揣上单位证明,戴好口罩,又“出山”了。到了现场,只留下棚内技术人员,查看设施葡萄情况、解答技术要点后,便及时返回。“这次给果农讲清了管理要点,90%以上的成活率应该有保障,果农有了信心,脱贫就有了希望。”张国庆说。
此前,今年58岁的张国庆几乎每天都会发朋友圈。他拍照的对象离不开桃树、杏树、苹果树。一年到头,老张几乎都在路上,在全区各个设施果树示范基地的田间地头、温棚里,为村民或是林果合作社人员,悉心手把手示范操作要点。记者跟随他下乡,每次结束指导后,老张还要为果农布置“课后作业”,下次再来检查。
最近一个月,可能是张国庆在家陪家人最长的一段时间。“阻击疫情,居家办公,不添乱,不出门。”话虽这么说,还是闲不住。疫情防控期间,自治区林草局及时建立全区林果生产专家服务电话平台,组织12名知名专家通过电话向全区果农提供咨询服务,老张也是专家组一员。
“张老师,升温20天了咋还不生芽?”
“别着急,温度不要太高,保持在晚上12度左右,白天26度左右,棚内相对湿度70%以上。”
这是来自老张手机里“灵武狼皮梁二村设施果树交流群”,村民与他的问答。当前,正值设施桃、李、杏树开花坐果、葡萄破眠和抽枝展叶的关键时期,对树体管理、土肥水病虫害防治、药剂应用、人工授粉及环境调控等技术环节要求较高。老张每天手机不离手,回答果农关于设施果树破眠、扣棚升温、病害防疫等技术问题。
此前,每到一个示范基地,村民都拿着手机,围在老张身边“扫一扫”——他陆续为全区设施果树示范点建起了微信群,这回可起了大作用,深得广大果农的好评。
自治区林草局统筹疫情防控和分区分级有序恢复生产,帮助果农及经营主体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。根据当前基层春季果园管理、修剪的实际需求,创新服务方式为基层服务,印发了《致全区果农朋友的一封信》,号召全区果农抢抓农时、备耕生产;编辑了复工复产的生产指南,以及部分果树修剪田间管理视频资料,供果农学习参考。同时,向社会公布了全区林果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种苗企业、农资企业等的相关信息。
“我们一直在行动,技术服务送下乡。”老张的朋友圈,又开始恢复常态。(记者 毛雪皎)